找到相关内容3669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]  本文旨在叙明印光法师由儒归佛之过程、探讨印光大师之思想主张、会通儒佛之理论基础与印师之弘化特色,期收以古鉴今、见贤思齐之效。 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,所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印光法师的著作为主──...尽其人道之分,然后修出世之。尝欲修万丈高楼,必先坚筑地基,开通水道,则万丈高楼,方可增修,且可久永不坏,若或地基不坚,必至未成而坏。」[注44]是以要先「存好心、说好话,行好事」[注45],人做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曼茶罗修法

    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、华严、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,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。祈请三根本、护法神赐予理修行此之具缘者加持,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。 本传承︰巴楚仁波切传与乐喜堪布公美,彼传给...美丽且具有无嫉妒心等各种圆满功德,并具备随欲能生妙触之玉女宝;念「大臣宝」时,观想北三洲上空指不胜屈的能见地下宝藏,实施国王一切吩咐的英明贤良之智者大臣。 念「大象宝」时,开始在东南...

    见内

    |供曼茶|加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2551371400.html
  • 佛教的财富观——宽昌法师访谈实录

    的看法,应该说对我们整个的人生,对我们的社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。   那么佛教怎样看待财富呢?首先呢,财富本身,它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。只要是通过正当的一个途径,手段,获取财富,我们又能够合理的,地...因为不管是财富,平安,包括你的寿命、健康,我们从(世间)来说,那你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规律,你需要有学习,提高你的谋生手段,你还需要有一个平常心,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呢,从出世间的,因为佛教是(出世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0471449.html
  • 吴智和:明代僧家、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(2)

    ,兼以白石清泉,烹煮,不时废而或  兴,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,斯善赏鉴者  也。」(注281)有关明人品茶而特重对象,前章论列已多,  不再重复。  (六)、事﹕品茶雅事也,故首重...  39页  苏州虎邱山, 自唐、宋以来即为名寺, 历代高僧驻锡于  此,如云之集。 山有虎邱茶,时人以真品颇不易得, 每值  茶期,好事者四至,山僧甚受困扰﹔山又有三大名泉,勺水  品茶者...

    吴智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3671650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。正业是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而且一切行动皆能正知而住。正命(追求衣服饮食,乃至什物;远离一切起邪命法;是名正命。)是合理的经济生活,而不邪命自活。“正精进”(依止正见及正思维正语业命勤修行者,所有...宗教和社会关怀的最佳工具与桥梁。   “佛法”,为佛与的结合词。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,其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
  •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

    本着受沙弥、比丘戒一定要完整、严格的师资相承,才能得到的清净戒体出发。在泉州承天寺戒期间开示说:   我们生此末时代,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,原因甚多甚多!今且举出一种来说,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...  醒了他对艺术的更高体悟。这在《弘一大师传》中,有一段给诚子的议论可看出:“人类与生俱来的哲学质地告诉我们,我们必须有智慧、有器识、有定境,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……,我想通了,一切世间的艺术,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2373475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;或者用四分羯磨,却叠用他部(根本律)的天数。至于受日的方式又分为:   A、对首受日  告假者,应当具足威仪,互跪对一比丘说:  大德一心念,我某某比丘,今受七日出界外,为某事故。还来此中安居。...出家僧人更自觉的“安居”。至于这一天的法事安排,办个“盂兰盆会”,就很适合中国的民情。  上来就“安居”的产生,到传入汉地后的演变,以及当代为复兴安居制度的提议,作了些概述,戒律虽然是世间悉檀,但“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——摄论师的佛性、一乘思想

    道理依第一义相观此空,是名第一义空。为得此菩萨修行空,是此空为何修行?为至得二善:一、有为善,二、无为善,此空是名有为无为空。”[9]诸法性空是诸法存在的本然状态,不增...ldquo;第一义空”;因为在经验界之外,超越界唯一无二的。摄论师正是立足于超越界的解构式真理,而诠释佛性。慧恺《大乘唯识论序》说:   空者,所谓佛性清净之体,古今一定。故经云:佛性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8.html
  • 戒律与禅定

    智同梵行者,以呵责。勿我由此遍诸方维恶名……遐迩流布。彼于如是现法、当来毁犯因,生诸非爱果,见大怖畏。由是因缘于小随小所有学处,命难因缘亦不故犯。或时、或处失念而犯,寻便速疾发露,令得还净」(大...诸声……意了诸法,⑤不取其相,⑥不执随好,于此诸处住根律仪,防护贪忧、恶不善,毕竟不令随心成长」。又《毘婆沙》中更将「正念、正如」视为「根律仪」之自性。说:  「世间诸瀑流,正念能防护,若令毕竟断...

    惠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273962.html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所谓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  等五教,小乘教与始教皆较着重于法相(七十五、百法  )来论述,或就破相上立说,依法藏的看法,此二教基本上  少论及真性,而终教则少说法相,广说真性,顿教唯辩真性  ,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,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之  道理,《探玄记》云:  若约所说法相等者,初、小乘法相有七十五,识唯  有六,所说不尽法源,多起异诤,小乘诸部经论说  。二、始教中广说法相,小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